大賽介紹:叩富全民煉股爭霸賽,每月為一期,按照模擬交易收益排名發放獎勵。 展開
筆者曾在股海搏殺多年。心有感觸。茲發表一些意見,供各位參考。
1.小股民少參與股市
筆者每逢知道親朋好友初涉股市,總是奉勸他們不要涉足。無他,因為中國小股民的錢實在太容易賠了。每次我發現已經百分之百需要出貨時,仍然有許多小股民在接貨。這些人必然都成為套牢一族。職業炒手與業余股民無論從心理和技術比較均不在一個檔次,小股民焉能不敗。
2.不要相信股評
相信許多朋友都同意,跟著股評做股票不可能賺錢。筆者從不寫股評,主要是不想害人和浪費別人時間筆者的一些朋友和同事做股評,有的還相當有名。據我觀察,來來去去都是些“逢高出貨,逢低吸納”之類的廢話。
真正具備炒手素質的極少。偶有幾個高手又多半在替大機構炒股。由于利益沖突,關鍵時刻就很難期望他們給你說真話。
3.當前策略
上上策:金盤洗手一段時間,多干點正事,股市不是唯一門路。等候下一波牛市。這是炒手的最高境界。
上策:精研技術,只做中級行情。
中下策:勤抄底,做反彈。
4.幾點炒股竅門
基本面與技術面。
在中國,技術面為主,基本面為輔。
基本面中,多一些宏觀的(經濟形勢),少一些微觀的(分紅,個別公告)。
技術面,多一些古典指標(KD,MACD,MA),少一些現代指標(波浪理論,四度空間)。
5.簡易操作法
可能有的人會認為我說的太泛,對實際操盤沒有多少幫助。對于那初入市的股民和屢戰屢套的老股民,我推薦一個最簡易的買賣原則。
收盤價在十天平均線上,才可以考慮買入股票。股價跌破十天平均線時,必須賣出股票。
有的人一定會覺得這太簡單。難就難在你做不做得到。
不信各位股友回顧一下自己一年來的買賣史,如果那一次你剛買股票就被套住,九成九你是在十天平均線下買入的。如果那一次你剛賣股票就踩空,九成九你是在十天平均線上賣出的。
如果你堅持該原則,一定會多賺少賠。
十日均線法的詳解
十日均線的提法是:收盤價在十天平均線上才可以考慮買入股票。收盤價在十天平均線下必須賣出股票。
比如你現在空倉,準備買入股票,必須等到股價上升到十日均線上,才可以考慮買入股票。有的股民馬上就問某某股票已在十日均線上,是否可以買了。還有人問股票最高價通常在十日均線上,買入豈非套住?
請注意沒說在十日均線上買入必賺。其實這只是前提條件之一。另一個隱含的條件是該股須有較大的上升空間。在我看來至少有20%的獲利空間才行。但有無上升空間恐怕是最難回答的問題。涉及的因素很多,比如:大勢如何(牛市,熊市,調整市),有無題材,莊家實力,離十日均線,歷史套牢位的距離...且在不同的階段,各種因素的影響比重是不同的。這里難以一一贅述。
最后的決定將取決于你個人的經驗和感覺,有時甚至還要靠點運氣。買入的決定應該是最難下的。這就是我說的買入要謹慎。實際上沒有任何買入是穩賺的,只有贏面大小。
一但買入,情況就簡單了(其實要做到也不簡單)。如果你買對了,該股繼續上升,你就一直等到該股最后跌破十日均線才獲利了結,否則就一直持有。這就是我說的買對了要守得住。如果買錯了,該股沒幾天就跌破十日均線,你也必須斬倉或平倉了結。也就是賣出要堅決。其實此簡易十日均線法背后蘊含不少股市的訣竅。
十日均線法的依據
十日均線法的理論根據,或者說為什么十日均線法贏面較大?
先分析一下為什么要在十日均線以上買入。你可以觀察一下,一只股票的上升和下跌過程,顯然在股票上升過程中買入,只有一點是錯誤的(最高點),在股票下跌的過程中買入,只有一點是對的(最低點)。因此我們認為股票上升過程中買入贏面較大(假定為90%),而股價在十日均線上的技術意義是該股正在上升,因此在十日均線上買入股票贏面較大(90%),而如有的股民那樣專在十日均線下買入的贏面就很小(10%),至少短期被套的概率很大。
再分析一下為什么要等到股價跌破十日均線才賣呢?多數股民一見手中的股票漲了20%-30%,甚至只有10%,不等破十日均線就趕緊拋出。如果一下套住,就是破了十日均線也舍不得斬倉認賠。做法與十日均線法正好相反。
不妨比較一下,假定在十元買進一只股票,有兩種可能的情況,一是該股繼續上升,直至15元后破十日均線向下;二是繼續下跌至5元,兩種情況的概率假定相當(如你在十日均線下買入上升概率更低)。以十日均線法,情況壞時一破位就賣出,我賠一點(如1元),好的時候我賺5元,總的來說我每股賺4元;他們的方法呢,情況不好賠5元,情況好也只能賺2元,加起來還要賠3元。十日均線法顯然優勝。這其實是強調要懂得控制風險,一旦買對了就要賺到盡,以彌補一旦買錯可能招致的損失。這樣兩步綜合起來,十天平均線法的贏面就更大了。
有的股民股價下跌時覺得股價便宜就去買,一上漲,稍有贏利又很擔心再跌回來,就想賣,套住了又舍不得賣,最后必然多賠少賺,這都是人的心理弱點。道理很多人都知道,但很多人就是做不到。除了有必要的理論修養,修心也非常重要。要賺大錢又能不理會一時的金錢得失,理性地分析,平常心看市,何嘗不是炒手追求的最高境界呢?
十日均線法與魚身理論
不少朋友問,如果按十日平均法,非要等到股價漲到十日均線上才買,往往已經損失了從最低價上來這一段盈利;在跌破十日均線后才賣,又損失了從最高價下來這一段盈利。其實這正體現了著名的魚身理論的精華。
即在股價底價區,情況不太明朗,風險較大。屬于魚頭,不好啃。還是避避為好。直至到發現股票進入明確的上升階段后,風險較小,贏面較大時(魚身)才買入。在股價上升的后段,雖然仍可能有上升空間,但風險已較大,就象魚尾,也不宜介入。許多人都知道此道理,都要吃魚身。
但如何知道哪是魚身呢?十天均線法正是提供一個客觀的判斷魚身的方法。當股價從底部上來穿越十日均線時,我們可以假定魚頭已現,后面想必就是魚身,只不過是魚身大小的問題,所以可以買入。股價在十日均線上繼續上升,魚身在不斷地展現,但未能看見魚身的全部,當然不能賣。直到股價最后跌破十日均線,我們可以認為魚尾已現。那一塊是魚身已經很清楚了,焉有不走之理。
有一種錯誤的做法是:當手中的股票漲了一段后,就覺得差不多了,把股票賣掉,說后面的魚尾讓別人去吃吧。但你說漲30%算魚身,萬一最后漲了一倍呢?你說漲了一倍算魚身,如果最后漲了十倍呢?香港的紅籌股最近有的漲到十幾倍,讓你做一定守不到最后。其實道理很簡單,魚身必須等到魚尾露出來才能確認!可見做股票,只要能堅持正確的原則,不須有很強的想象力,一樣能賺大錢。
文章很精彩?轉發給需要的朋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