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賽介紹:叩富全民煉股爭霸賽,每月為一期,按照模擬交易收益排名發放獎勵。 展開
從去年年底開始,A股開啟了一波大牛市行情,曾經門庭冷落的證券公司營業大廳也火了。近日,記者多次實地探訪京城最大散戶交易大廳——中信建投東直門南大街證券營業部,在這個遍布銀發炒股族的營業廳,眾多老年股民也敞開心扉,道出了他們的人生“股事”。
老股民聚會“根據地”
每個交易日清晨7點,王大爺都會準時起床,簡單吃過早餐后,他從奧體東門坐上124路公交車,中途換乘一輛107路,一個半小時后,就到達了中 信建投東直門南大街證券營業部,這是他16年來,每個交易日的必去之地。這里,每天都會聚集百余位從京城各個角落趕來的老年股民。在這個網上炒股、手機炒 股流行的時代,在北京各大證券營業部陸續裁撤散戶大廳的背景下,這個位于東直門南大街的營業部已經成為了京城老股民聚集的最大“根據地”。
中信建投北京東直門南大街營業部成立于1993年,前身是著名的“華夏東四營業部”,是中信建投證券(原“華夏證券”)在北京成立的第一家營業部,其主打的特色就是超大面積的散戶大廳,堪稱是“亞洲最大的散戶大廳”。
王大爺今年84歲,是營業部散戶大廳里年齡最大的股民。據營業部工作人員介紹,散戶廳的股民平均年齡在五十歲以上,習慣于使用交易機操作股票。 隨著網絡炒股和手機炒股軟件的出現,現代股民的炒股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一項數據顯示,早在2007年,中國網上炒股比例已與美國相當。王大爺也緊隨著 時代的腳步,在女兒的幫助下學會了網上炒股,但他依舊是風雨無阻要到散戶廳來,他認為,“來散戶廳炒股是一種享受,在這里感受不到孤獨”。
王大爺有兩個女兒,一個住在北四環,一個在南三環,兩個女兒都在住處為他準備了電腦,方便在家炒股,“這兩個地方都是我的棲息之地,但無論我住在哪里,16年來只要開市我一定來這里,僅有過一次缺席”。
八旬老翁偏好妖股
每天上午9點10分,中信建投東直門南大街營業廳的保安小趙便會打開散戶大廳的電子屏,隨著9點15分競價開始,紅色綠色的股票字符閃動在屏幕上,股民們陸陸續續朝屏幕聚來,王大爺和幾個熟悉的股友也坐在了一起。
據王大爺介紹,這里有三四位和他一樣年過八旬的老人。坐在第一排的老孫81歲,腿腳不便,每天拄著拐杖乘坐公交過來,旁邊的老侯80歲,他們已 相識多年。 “我們幾個都是退休后入的市”。王大爺稱自己炒股的目的很簡單,并不指望在股市里大富大貴,只是將炒股作為退休后的一項樂趣。據王大爺講述,去年春天的一 場事故讓他對生活以及炒股有了更深的領悟,那天是周末,股市休市,在后海游泳完騎車回家的路上,王大爺突然心跳驟停摔倒在地上,“多虧平時常鍛煉,骨頭沒 有受損,在醫院里休養了兩個月,那是我16年來第一次缺席,賺錢或是虧錢對于我們這個年齡的人來說已不再那么重要”。
說到王大爺的投資生涯,要從1998年算起,當年上證指數全年基本上在1997年沖高回落的箱體內運行,指數表現波瀾不驚,市場交投相對平淡。 而這一年,基金卻被視為新時代的新起點,全年共有5只基金登場,6家基金公司相繼成立,當時68歲的王大爺用自己的退休金購買了股票基金,開啟了退休后的 投資生涯。“曾經這里叫華夏證券東四營業部,在京城可謂名噪一時,我是慕名而來,當時的范勇宏和王亞偉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說起當年來此開戶的原 因,王大爺記憶猶新。
由于退休后時間充裕,可以天天到散戶廳與股友交流,加之基金波動幅度又較小,王大爺逐漸開始對操作股票起了興趣。他稱從接觸股票開始便自己選 股,各種類型的股票都操作過,“我現在只選波動幅度較大的股票,這樣才有炒股的樂趣”,他表示現持有的華澤鈷鎳就是這樣一只股票,“有漲有跌可以做差價, 畫心電圖的股票提不起興趣”,當記者問王大爺是否知道這種股票被稱作妖股時,王大爺說“非常形象,就是喜歡這妖勁兒”。
文章很精彩?轉發給需要的朋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