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賽介紹:叩富全民煉股爭霸賽,每月為一期,按照模擬交易收益排名發放獎勵。 展開
“資產重組”是企業通過股權或資產的有償轉讓(收購、置換)或無償轉讓(政府劃撥)實現兼并或重組結構性調整。它既包括企業之間的整個兼并或收購,也包括企業的一部分資產的流動組合;它是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產物和最廉價的結構調整。
資產重組作為證券市場永恒的題材,必將得到市場的充分發掘。隨著國家經濟結構調整力度的加大,大多數傳統產業面臨著巨大的生存壓力,這些都將為資產重組股的炒作提供豐富的題材。
面對市場上那些頭緒紛繁的重組現象,為了不上當受騙,又不漏掉重組題材中的大黑馬,必須抓住兩個重點,一是“有問題”的企業,二是基礎好的企業。
選擇“有問題”的企業,可把目光放在ST股和PT股上。因為這些有退市嫌疑的股票往往跌得慘不忍睹,股價偏低,有很大獲利空間。而且隨著整個經濟環境的改善和各級政府對資產重組的支持,許多ST、PT族股票置之死
地而后生。都在加大重組力度,因此這個板塊長線有很大的炒作潛力。
當然資產重組不僅僅限于業績差、虧損、被特別處理的公司,基礎好的績優公司也可運作,這也是一種資產重組的行為。
所謂基礎好的企業,是指資產重組的條件比較好。如負債少,包袱輕,容易被別的大型企業看中,收購兼并,買殼或借殼上市。也就是說,容易實現資產重組。關注這些企業,能夠抓住重組題材中的大黑馬。
首先它對母公司經營業績產生影響。由于發行人相當一部分股份有出售限制期,故短期發行人不可能通過股份的出售帶來業績的突變;但從長遠來看,母公司則可通過股份的上市流通帶來巨額收益。
其次,由于分拆的子公司均為高成長、高收益的企業,這些企業借助資本市場的融資能力得以迅速地增長,母公司通過收取紅利的形式對自己的業績也將有較大的提高。
此外分拆上市往往給母公司帶來巨大的炒作題材,從而推動母公司股價的上漲。而且母公司通過所持股份的變現或收取高額紅利所帶來業績的提升反過來又會推動股價上揚。再有分拆上市會對母公司的財務狀況產生影響,如每股凈資產的增加等。總之分拆概念將對母公司的股價帶來積極的推動作用。
股權轉讓是重組的前奏。能產生黑馬的實質性重組應該是上市公司控股權發生轉移的重組。老股東無力改變公司經營上的難題被迫讓賢,新股東通過受讓股權的方式坐上第一把交椅,這意味著“重組”這出戲拉開了序幕。
這類重組有幾個比較明顯的標志:
(1)控股權轉移,新股東入主董事會。這類重組的新控股股東需有相當實力,包括:現代的生產經營管理能力,優質的資產,高新技術項目等,對上市公司有脫胎換骨的效應。
(2)新控股公司有明確的主業發展戰略和項目,使上市公司的重組與機制轉換相結合,并能推動上市公司的技術進步。若新進來的股東從事高新技術產業最佳,這意味著日后有源源不斷的題材。
(3)資產經營與生產經營相結合。生產經營是基礎,資產經營只是為了生產經營服務的手段,而不只是作為圈錢的工具。
(4)選擇重組股的買賣時機。①第一波行情宜舍棄,隨后必然會出現一次急跌的過程。第一波行情屬于重組行情的“預演”,此時往往是知道內幕的人士哄搶籌碼將股價抬高所致,隨后必然會出現一次急跌洗盤的過程。②第一波行情沖高之后急跌,伴隨著基本面的利空消息,如公布虧損累累的報表,急跌之后才是參與的時機。實際上,這是最后的利空消息,公司往往將各種潛虧全部計提,讓報表一次虧個夠,為日后的舊貌換新顏打下基礎,股價因而出現最后一跌,成為參與的最佳時機。
選股點金
選擇重組股還需要特別把握以下幾點:
(1)具有殼資源的價值是重組的前提。總股本和流通盤偏小,資產質量相對較好,債務包袱不過于沉重,重組起來才相對容易。
(2)公司情況不斷惡化,股價不斷大幅下跌并創新低時,上市公司才有重組的愿望和動力,重組方才有利可圖,莊家才會吸納到足夠的低廉籌碼。
(3)重組方的實力,重組項目的含金量將決定股價后市的上升空間和潛力。非實質性的重組只是為了配合二級市場短炒一把,后市潛力不大。
(4)股價處于低位。隨著公司上市變得容易后,退出機制真正發揮效力的時候,上市公司殼資源的價值將不斷降低,“咸魚”將會變得越來越臭,這時候黑馬可能會更大,但不小心也很容易踩上一匹死馬。
文章很精彩?轉發給需要的朋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