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投資證券市場的投資者來說,信息就是金錢。許多投資者喜歡打聽小道消息,而不太重視公開的信息。其實,小道消息失真的多,即使是真的,傳到個人投資者時早已遲了,因此,據此操作往往會“翻船”。而利用公開的信息,只要分析判斷準確,則一般都能獲利。這是我投身證券市場多年得出的一條重要經驗。
在深圳證交所上市的環保股份(0730)1997年5月上市時并未引起筆者的注意。我關注環保股份是1998年6月3日開始的,因為這一天的《證券時報》和《上海證券報》都發表了關于該公司的報道。《證券時報》上的《明天會更好》一文透露,自1997年6月起10年內,沈陽市政府每年撥給該公司6000萬元作為稅后利潤。《上海證券報》上的文章題目是《環保股份已有26億元合同在手》。讀了這兩篇文章后,我想到了兩點:一是該公司受到當地政府的大力扶持;二是該公司所屬行業是朝陽產業,前景廣闊,且今后幾年利潤有保障。于是,我決定跟蹤環保股份。
6月4日,環保股份董事會發表公告稱,公司與沈陽市城鄉建委分別于4月28日和5月10日簽訂了沈陽市南部污水廠10萬噸示范工程、沈陽市南部污水處理廠工程和沈陽市西部污水處理廠工程合同,三個合同總金額為22億元人民幣。
根據以上公開的信息,我決定買入環保股份。但當時該股股價在24元左右,一直高企不下。9月上旬,該股突然放量下跌,8日我以19.20元價格買入。不久,該股實施1998年中期10轉3股方案,除權不久即填滿權。隨后,該公司因業績高速成長,1998年度和1999年度都推出了10送5股的方案。兩年不到時間,我在該股上獲得了翻兩番的收益。
今年我又利用公開的信息抓住了銀廣夏(0557)這只大牛股。今年3月上旬,銀廣廈公布1999年報,每股收益0.51元,并推出了10轉增10股的優厚分紅議案。但銀廣夏最吸引我的不僅僅是這些,還有其他更有魅力的地方。其董事會報告說,公司經過六年的產業結構調整,眾多的利潤增長點已經形成,有巨大的發展空間。當日的《證券時報》還以《科技是帆》為題發表了記者對公司董事局代主席張吉生的訪談。在談到公司效益時,張吉生說:“今年小有產出,明年中有產出,后年大有產出。”這不是明明白白地告訴我該公司今年幾年將會出現高速成長的局面?于是,我在3月14日以25.60元的價格介入。現在經過10股轉增10股,該股價格仍有32.51元(12月8日收盤價)。而且我相信,該股價格今后仍有較大的上升空間。
版權及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由入駐叩富網的作者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用戶應基于自己的獨立判斷,自行決策投資行為并承擔全部風險。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
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請發送郵件至kf@cofool.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