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春意漸濃,國內車市再迎利好政策。
4月9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應對疫情影響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工作情況,并就延緩實施“國六”政策、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減少大氣污染、促進二手車跨地區流通等問題進行了回應。
“國家在這個時間點上出臺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的政策,主要是因為汽車產業對經濟運行十分重要,且當前受到疫情沖擊比較大,迫切需要采取有力措施來促進汽車消費,從而推動產業復工復產。”國家發改委產業發展司副司長蔡榮華在回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問時表示。
為進一步提振汽車消費,相關部門正在考慮出臺更多鼓勵政策。據生態環境部大氣司副司長吳險峰介紹:“生態環境部考慮在全國尚未實施‘國六’排放標準的地區適當延后實施,具體來看就是適當延長汽車生產企業的生產過渡期,適當延長‘國五’庫存車的銷售期。”
此外,商務部消費促進司負責人王斌表示,將加快修訂《二手車流通管理辦法》,并同相關部門進一步推動落實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促進二手車自由流通。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司長孫光奇也表示,下一步,將優化充電設施的獎補政策,加快建設進程。
4月10日開盤,汽車股板塊集體走強,截至記者發稿,華晨中國(01114,HK)漲幅超7%;北京汽車(01958,HK)、中國重汽(03808,HK)漲幅超6%;吉利汽車(00175,HK)、廣汽集團(02238)漲幅逾3%。此外,小康股份(601127,SH)、寧德時代(300750,SZ)、國軒高科(002074,SZ)等股價也有明顯上漲。
延后實施“國六”排放標準
事實上,實行“國六”排放標準并非臨時起意。早在2016年,有關部門就已公開征求意見并完成國家標準,當時的計劃是2020年開始實施。
不過,2018年7月3日,國務院印發的《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中明確提到,2019年7月1日起,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汾渭平原等大氣污染嚴重的重點區域和珠三角地區、成渝地區提前實施“國六”排放標準。所以自2019年7月1日起,包括北京、上海、深圳、廣州、天津、杭州、四川、海南等在內的16個省市開始實施“國六”標準。
對此,吳險峰表示:“從實施情況來看,由于新車排放顯著降低,市場供給和銷售端反映良好,深受消費者喜愛。當前市場上新生產的輕型車97%以上是‘國六’車。”
從去年7月1日起,國內大多數城市內的車企及經銷商采取各種舉措趕在“國六”政策實施前完成了“國五”車的清庫工作,來不及清庫的“國五”車則調往未實施“國六”排放標準的城市繼續出售。
據記者了解,目前國內一些未正式實施“國六”排放標準城市的經銷商手上,至今還握有一批亟待清庫的“國五”車。
不過,目前新車的零部件供應、產品認證和庫存車銷售等環節均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吳險峰認為,對“國六”實施影響最大的是顆粒物數量排放控制環節。此外,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湖北省和武漢市是我國汽車生產的主要省市,其影響范圍波及全國。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秘書長許海東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也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消費者的購車需求被抑制,對經銷商清庫‘國五’車造成了很大影響。”
據了解,目前未完成“國六”排放標準切換的地區主要集中在中西部。“雖然這些地區急需清庫的‘國五’車數量并不是很多,但此次疫情的爆發卻影響了這些地方經銷商清庫存的進程。”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國六”排放標準延期實施,可以給企業更多的緩沖時間和生存機會。
“‘國六’排放標準的延期,有利于緩解新冠肺炎疫情給終端銷售市場‘國五’車清庫帶來的壓力。”上汽通用五菱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也表示,“國六”標準延期實施,給企業和經銷商更多清庫時間,可更有效地減輕銷售端的經營壓力。
充電樁將迎新風口
眼下,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我國充電樁建設已經有了長足發展。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年底,我國的充電樁總數已經達到122萬個,其中包含52萬個公共充電樁和70萬個私人充電樁。目前,充電設施已經覆蓋了全國404個城市,并且形成了“十縱十橫兩環”的充電網絡,基本滿足了公共交通、物流運輸、私人出行等領域的充電需要。
在4月9日召開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司長孫光奇介紹稱,截至2019年底,國內新能源車保有量為380多萬輛,充電設施仍然是短板,存在“車多樁少”的現象。下一步,相關部門將優化充電設施的獎補政策,調動地方積極性,加快建設進程,盡快改變“車多樁少”的局面。
具體來看,一是結合老舊小區改造等工作,引導相關方聯合起來開展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運營,支持居民區里多車一樁,即幾輛車合用一樁,臨近車位能夠共享等模式,解決居民區里建樁比較難的問題;二是在高速公路、城市和鄉村加快形成適度超前、快充為主、慢充為輔的公共充電網絡,鼓勵開展換電模式運用示范;三是加強新型充電技術研發,提高充電服務的數字化和智能化水平。
據國家發展改革委產業發展司副司長蔡榮華介紹,目前,部分充電設施建設項目已經陸續開工建設,從行業協會摸底調查的情況來看,預計2020年全年能夠完成投資100億元左右,新增公共樁約20萬個,新增私人樁超過40萬個,公共充電站達到4.8萬座。
“此次國務院聯防聯控發布會對充電基礎設施的關注,對于我國充電樁的后期發展有很大促進作用:一方面,將加快落地各地方各企業對國內充電樁建設的快速布局及車樁的互聯互通,促進新能源汽車的進一步推廣;另一方面,還將吸引更多的外部資本加入,緩解充電樁行業的運營壓力。”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信息部主任仝宗旗表示。
此外,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強調要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與傳統的“鐵公機(鐵路、公路、機場)”基建概念不同,“新基建”主要著力于5G、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領域。正是基于此,有觀點認為,汽車充電樁發展將迎來新風口。
在仝宗旗看來,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將有效改善充電樁企業的盈利狀況。“到目前為止,多數充電樁企業一直處于虧損階段,真正盈利的企業少之又少。政府對充電樁補貼支持力度的加大,可以改善一些充電樁企長期虧損的現狀,減輕充電樁企業的資金壓力。”仝宗旗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